首页

国产ts调教贱狗奴视频

时间:2025-05-29 15:10:11 作者:赖清德以“公司并购”比喻两岸统一 国台办回应 浏览量:51994

  中新网西安9月12日电 (李一璠)“今天在西安博物院参观游览时,在唐代丝绸之路示意图中看到了家乡地名,我仿佛穿越时空,成为三彩腾空马上沿丝路而来的蓝衣少年。我要将今天西安的故事讲给家乡的亲友,为两国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来自土库曼斯坦的青年阿尔圻12日向中新网记者表示。

图为12日,土库曼斯坦青年阿尔圻在西安博物院内的唐代丝绸之路示意图中找到家乡地名。 李一璠 摄

  当日,“长安有故里——外籍友人博物馆奇妙之旅”活动在西安博物院举行,30位来自中亚五国以及德国、法国、瑞典等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和在西安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以外来“长安人”的视角,通过参观游览、沉浸式体验和分享交流的方式,了解大唐盛世的风土人情,感悟从长安到西安延续千年的历史传承和丝路文明。

图为西安博物院。 李一璠 摄

  据西安博物院副院长李燕介绍,开设于西安博物院内的“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策展灵感来源于院内展品唐代三彩腾空马,以马背上的胡人少年为原型,演绎出蓝衣少年这一人物角色,通过蓝衣少年在长安游历所见所闻,以西市、寺院、郊外、宅居四个集中化的场景,移步换景,集中展现繁盛的唐代生活百态。

图为12日,外籍友人在西安博物院内游览。 李一璠 摄

  “那时,他还是一个蓝衣少年,从祖辈、父辈那里听到太多关于长安的故事。他们说,那里诗礼昌盛、艺术璀璨,千门万户、四通八达,店肆林立、百业兴旺,怀抱热望的少年踏上了逐梦之旅……”在讲解员的娓娓讲述下,外籍友人通过展厅中一件件精美古老的文物穿越回大唐,了解唐“长安人”的衣食住行和文化娱乐,感受大唐盛世的人情风物,进一步了解西安丰厚的历史文化。

  观展期间,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珍珠对“唐代女子面妆”颇有兴趣,她说:“今天我了解到,原来唐代女性和我们一样喜欢化妆,甚至步骤都很相似,唐代女性面部妆容华丽,面饰种类繁多。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点面靥、涂唇脂,每一个环节都彰显了唐代女性对美的追求。”

图为12日,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珍珠在西安博物院内“打卡”拍照。李一璠 摄

  珍珠表示,博物院内有多处沉浸式体验场景,可以体验在“西市”购物、逛酒肆、品茶听戏、水边凭栏等唐“长安人”的生活,自大唐扑面而来的浓浓“烟火气”,让她沉浸在“历史海洋”中。

  “游览西安博物院不仅可以学习历史,还有助于我的汉语不断进步。我记录了文物周边的汉语讲解词,对照着英文揣摩含义。”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青年贝德表示,西安是座“博物馆之城”,未来将“打卡”更多博物馆,了解西安的悠久历史、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为外籍友人在西安博物院内游览。 李一璠 摄

  此外,外籍友人还游览了小雁塔景区,欣赏了相关文创作品及景区演出,共同敲钟祈福;举行了“长安有故里”主题沙龙交流活动,外籍友人畅谈当日的所见所闻,并分享了各自在西安工作学习的经历感受和对西安的喜爱之情。

  据悉,此活动由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指导,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西安博物院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协办。(完)

【编辑:姜雨薇】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应对全球市场变化,汽车行业在京开展“东西对话”

作为疫情后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的进博会,本届进博会的开幕式迎来八方宾朋,金色大厅内座无虚席。大规模、高规格、深交流,千余位嘉宾早早赶到开幕式现场,会老友、见新朋,在“四叶草”里共襄盛举。

日本重启核污染水排放 此前因突发地震一度暂停

依托项目建设,陈越和工程师们更关注的是,如何“攻克行业带有推广性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形成可在行业内推广的关键技术成果”。双向8车道海底钢壳沉管隧道虽然是国内首次应用、国际首次大规模应用,但随着环保问题越来越受重视,未来如果加入碳排放交易成本,目前造价更高的钢结构因节能优势反而有更大发展空间。

超级大项目!沙特寻求中方合作

台北10月1日电 (记者 陈小愿)为防范台风“山陀儿”冲击,台湾各县市2日全部停班停课。台湾证券交易所1日晚间表示,台股2日休市。

开展全民健身 实现全民健康

此次专场演出由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名誉院长陈维亚担任总导演,主创团队集中学院各系部精英,共有186名教师参与创作,总演职人员规模宏大,达到了1168人。届时将有诸多知名舞者登台,汪子涵、华宵一、马蛟龙、苏海陆、郭歌、吕科镝等北京舞蹈学院青年教师或北舞青年舞团演员都将亮相,黄豆豆、山翀、殷硕、胡阳、孟庆旸等众多明星校友,也自愿无偿加入创作和表演。青年作曲家杨帆领衔多位长期与北舞合作的音乐作曲团队,为演出创作整场音乐,著名音乐剧校友阿云嘎专门为本场演出创作了主题曲《母亲》。

肯德基开收外送打包服务费,对消费者有啥影响?

“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攥在手里,与时俱进,让它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时,多次安排行程前往博物馆,调研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情况,充分体现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